如果你要舉出救傷隊某些知名的領袖人物,你會列舉 那幾位呢?有些長官替他們的支隊帶來自由與繁縈,但另一些卻使支隊陷於低落的境地,大多數隊員雖然沒有機會成為顯赫一時享負盛名的領袖人物,但實際各人正 擔當不同形式的領導工作,例如隊員每於不同場合當值、決定不同的施救程序於不同的傷者及與各方面的人員合作。其中總會有小部分人成為領袖,這只是遲早的問 題,通過自己身歷其境的體驗,以及從與他人交流取得的經驗,他們可以學到許多領導技能與才幹。至使那些未能成為領袖的人,假如他們從中獵取一點兒領導技能 與才幹,也可以成為團體內較為優秀的分子。以下一篇講義是供各位隊員參考如何做一個出色的領袖。
何謂領袖
領袖這一個名詞就是領導他人。有人是天賦有領袖的才能,能輕易地吸引別人的追隨,可以說是天賦與生俱來的。拿破崙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。
大多數領袖並非都是這樣了不起的人物,只是風雲際會時勢造英雄式的登上了領導地位,然後開始學習怎樣做領袖。因為既然身在其位,就不得不謀其政,不過,這種局面,對於他們是相當困難的。
領袖的類型
依照各種不同的手法,施展他們的本領,行使其職權,可以把領袖區分為三種類型。
(A)隨和型
並不設切實引導他的下屬按照他的意志和途徑去執行任務;亦不會利用其影響力,號召其部屬,促使他們更為團結;他事事無主見,不置可否,只依從支持者 的意願行事。他卻沒有那種能耐促使他們和衷共濟,意見趨於一致,最終達成協議;結果,弄成個別行動,我行我素,甚至分裂成若干小組派系,各自為政,他們既 不排難解紛,互為協調、相助,亦不與領袖共同進退,充分合作。
(B)獨裁型
這一類型的領袖,是要他的手下按照他的意願行事。有時,他亦會徵詢他們的意見,但不一定採納施行。當他懷疑部屬的目的時,他會自己作出決定,採取自 定的行動方針與目標,並切實監督付諸實行。但假如他基本上只著重於爭取權力、聲勢與威望,他便會把眾人的意願置諸九霄雲外。他盡量維護以及提拔他的心腹支 持者,安插他們於擁有實權的職位,而那些與他唱反調的,都受到排斥、眨抑,安置他們於極低微的地位,無權無勢,位列閒曹,做不出什麼名堂來。換言之,這一 類的領袖,可以名之〔小獨裁者〕。
(C)民主型
這一類型的領袖,極力促使所有其屬下參與實際工作,並在他的協助下,制定目標和方法以達成任務。他鼓勵眾人發表意見,同時又坦誠地把自己的想法告知眾人。當他的僚屬決定整個計劃和程序之後,他便分配各人擔任不同的工作,並督促他們加緊聯繫,衷誠合作,以期順利地達致目標。
領袖的責任與作用
領袖的職責,就要看他所屬組織或機構的性質而定。
(A)領袖制定政策 領袖所負擔其中一項最重要的責任,就是為其所領導的組織制定目標;大概有三種不同的方式:
1. 領袖擁有全權,獨自作出決定;
2. 由領袖會同其僚屬,共同作出決定;
3. 先由較高層的中央當局作出決定,然後交各主管人員遵照施行。
(B)領袖參與制定策劃行動 制定政策就是決定組織或機構,所要達致的目標。目標一經決定,剩下來的問題,便是尋求達成這些目標的最有效方法。
(C)領袖參與執行計劃行動 這並不是說領袖要獨力完成一切工作;他只須分配及督促其屬下把計劃妥善實施。換言之,他指揮一切,而不必事事親力親為。作為他的屬下應該了解這一點,而不必寄予任何期望。
(D) 其他作用 人們在一起工作時,難免發生磨擦。遇到這樣情形,身為領袖就得作為仲裁人和調解人來平息紛爭。他更須盡其所能,促進僚屬間的友誼,務求大家和睦 相處,此外,他要賞罰嚴明,有功者賞,有過者罰。一般來說,領袖代表全體屬員公開發表說話,以及正式代表全體出席公共集會。
領袖的質素
要詳細地描述一位英明領袖的質素並不容易。假如要你開列一張清單,把英明優秀的領袖所有的質素都寫出來,恐怕你會寫之不盡;或許你 會塑造出一個十全十美領袖的形象來,具有非凡超人的以及聖賢的一切品德。不過,在一般情況下,一位領袖只須具備某些質素便足;但是到了危急關頭,大家都會 期待他能表現出與眾不同,出類拔萃的質素。現在,讓我們談談這些一般的質素。
衷心的熱誠
孫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,這是他不同凡響的池方。凡與他會過面的人,都對他留下極深刻的印象。他熱情 與誠懇的態度,使人畢生難忘。他絕不以憤慨激昂的語調表露他的熱誠。相反,他談吐溫文,和靄可親。在他的心目中,他深信自己正在從事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, 對自己所奉行的理想和主義確信不移,而且,他還能夠把一片精誠的信念傳達給別人,這就是每一位領袖必須具備的質素。要是他並不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具有價 值,又不確信其重要性的話,他又怎能激勵他人投效參與這項神聖的工作呢?不過,這與過度熱誠的參與,甚至於狂熱,不可相提並論的。
一個英明的領袖,是個合情合理、深明大義的人。他絕不認為他從事的工作是獨一無二有意義的,也不會自高身價,唯我獨尊。一個過度狂熱的人,會變得專 橫拔扈,好大喜功,更不能容納異己,他偏激固執只沈迷於個人的目標,而妄顧其他一切,結果陷入糾纏而不能自拔。這種人所帶來的禍害遠比好處為多。
熱誠的根源
究竟是什麼力量使到一位領袖表現出忘我的熱誠呢?又是什麼力量使他不顧艱險、失敗、下獄、甚至於死亡,甘願作出重大犧牲呢?孫中山先生當年敢於面對一切危險,是因為他對中國有一份無私之愛。這份感情給予他無比的勇氣、堅忍與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。他熱愛中國,並為中國人民謀幸福,這就是他的初衷,他的動機。 而這一個動機深深地支配著他,不只是影響他一段的短暫的時間,而是他的一生。正因為他懷著這一股強烈的動機,又深信自身的目標是崇高的和具有巨大的價值的,於是,他便準備為達成這個目標而犧牲一切。
他們的動機是什麼
人們可能基於各種不同的動機而加入某個社團,或某個組織。譬如:小琪加入了一個團體,因為他的朋友小凱是那個團體的會員。而小凱加入那個團體,是因為他希望能幫助貧苦大眾。小茵加入那個團體,純然因為她醉心群體工作。至於小佳加入的原因,是他認為參加此團體會較易獲得升級。但小俊的加入,是他希冀從團體中吸取一些知識,而這些知識,將來會有所用場,同時,他也知道加入那個團體是一件榮譽的事。說到小聲的 加入,是因為他相信他有青任幫助他人,而且他也認為本身己具有一些領袖才能與質素,希望終有一天能成為這個團體的領袖。上述的幾位人仕,他們加入那個團體 為會員,各人都懷著不同的動機和不同的目的,要是某人的動機純屬為個人打算,自私自利的話,他便會利用這個團體來謀取個人的好處。如此說來,這種人最好不 要讓他成為領袖。不過,話得說回來,一個大公無私的領袖,他有的是崇高的理想和正義的動機,他能以精神感召他的團友或會友,並鼓舞他們克服一切困難,實現 理想。
思考的能力
為了尋求這個途徑,解決一切問題,他要搜集所有有關的資料,而且每一方面,每一小節都同屬重要,不能容許絲毫忽略。固然,他要百分 之百的瞭解全部資料,保證不會做出任何錯誤與差池。此外,其他可達致目標的途徑,也得詳加考慮,經過一番權衡輕重,斟酌損益之後,才作出決定。最後,他便 按照決定付諸實行。由此可知,每一件偉大事業賴以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,但精心策劃,都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。一位優秀英明領袖,必然是位具有超人的思考力 的人。
其他質素
一位領袖必須作出決策。他的第一項決策就是決定接受領導他人的權力,有了這個心理準備,始可以承擔作為領袖的責任。凡屬英明領袖, 處事認真,充滿責任感。他做人處事都定下很高的標準作為準繩,而且絲毫不放鬆,一切照標準行事。不論任何困難,一經作出決策,他便承擔一切後果與責任,得 失成敗毫不逃避。他從不好大喜功,從不誇耀,從不標榜自己,也不掠他人之美,竊奪僚屬的功勞,反之,他把功勞盡推到僚屬身上,原因是:通常是全體的合力的 工作才導致成功的。如屬下有所成就。他必大加讚揚、推崇備至。若因自己處理不當而招致失敗,他決不會把責任推諉僚屬身上;他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。當別人批 評他時,他決不會即時加以拒絕,或加以反駁,反之,他會客觀地細心的思考別人的批評是否正確。他虛心的學習,不斷的充實自己,好使他日後能更有效地執行職 務。他從不誇耀自己事事通曉,件件皆能。他信任僚屬,並與他們分工合作,分擔責任。他要批評某人,便向那人直說,指出他的錯處,從不在他人背後說人不是。 他盡其所能對所有僚屬好感與友善。要是他發現部下不和,發生歧見甚而趨於分裂的話,他便努力從中斡旋,排難解紛,俾能重修舊好,促進團結。他永遠以實現整 個團體的目標為依歸,從不謀求私利;他本著信守不渝、貫徹始終的原則,認為對的事情,無不悉力以赴,從不推辭;他對下屬一視同仁,大公無私,因此所有僚屬 都信賴他、敬仰他。
結論
一般人總認為改善團體是機構決策者的責任。當然,機構決策者可以在多方面來改善團體狀況,但每一會員也可以在這方面作出重大貢獻。 在文明社會裏的每一部分、每一階層中倡導改革的人,大都是領導人物。假如團體各階層都有優秀英明的領袖,致力領導改革團體,團體便得以改善。要知道:今天 的新會員是明天的領袖,他們應該學習領導的才能。
領袖這一詞,顧名思義是一位領導他人的人物。他善於運用不同的手法,進行領和導,並能擔負各種任務。他必須具備多種不同的質素,當中最重要的是熱誠。他又必須大公無私,全心全意地致力於自己承擔的使命,不牟私利。我們的團體迫切需要這一類的領袖人物。
Friday, June 12, 2009
峄起飞扬工作坊
“曾经有人问过我,自己想要做什么?我想想后,慎重地回答这道问题。我告诉他:“我想推广我喜爱的活动教学,在青少年的人文成长教育上添加新的元素,令青少年的生涯发光、发热。在快乐、疯狂的当儿不忘记从中体验出生命的奥妙及旋律。”有可能我办不到,但我将尽力。就算我不是最好的、平凡的,我还是有能力所及的事情,让我去完成。就让我发挥我的平凡,尽力的完成每一件任务!
邓资峄 上
邓资峄 上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